一堂生动的田间实训课
发布于:2025-05-27 10:52   来源:陕西日报   

“小麦灌浆期持续干旱,容易发生蚜虫、红蜘蛛等虫害,应及时监测防治。”

5月12日,在西安市临潼区职业教育中心徐杨校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学生正在学习小麦灌浆期管理技巧。

“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到田间地头实地观察,能更直观地了解小麦从播种到成熟各个阶段的状态。”临潼区职业教育中心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张曼文说。

为培养更多的农业人才,临潼区职业教育中心徐杨校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西安真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建成了专业化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体验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深的认知,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徐杨校区园林技术专业教师曾春艳说。

这边小麦田间管理课还在继续,设施大棚内的电商直播实践课已经开始。

“现在,我们直播间展示的就是刚从大棚里采摘的‘普罗旺斯’西红柿,现在下单有优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特色番茄大棚内,徐杨校区电子商务专业班教师高琦向学生传授直播技巧。

“直播课和理论授课一样,需要提前备课。我们带着学生从与农户沟通、选品、议价,到准备货品、撰写文案、进行试播,让学生感受网络直播的整个流程,从而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高琦介绍,“与以往的校内直播不同,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学生化身主播走进田间地头,用镜头展现农产品及生长环境,这种实践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提升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对直播实践课也格外重视,提前了解农产品的生长周期、生长环境,大力推介农产品。“通过直播,我深刻地感受到,要想做好一场直播并不容易。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家乡的农产品。”学生任思怡说。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

“学校将围绕人才培养、职业培训、技术创新、乡村振兴等方面,与相关企业协同合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校企共赢发展。”徐杨校区校长刘严安说,为保证教学更有实用性、更贴近地方产业发展实际,学校围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发展需求,开设了园林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和实训课程,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

中职学校的“根”在地方,特色在产业。

刘严安介绍,围绕如何更好地将职业教育发展和区域产业布局深度融合、提高专业建设水平的目标,学校与区域内多家文化旅游、电子商务、农业生产等领域的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相关专业毕业生提供就近就业机会,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以专业知识赋能现代农业发展,以专业技能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提升涉农职业教育水平,鼓励职业学校与农业企业等组建产教联合体。产教融合使校企互动更加紧密,创新职业教育的育人方式,推动校企双方相向而行,为乡村培养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临潼区教育局局长王晓宇表示,将进一步推动辖区职业教育学校与区内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探索协同育人新机制,打造校企合作新生态,促进教育与产业紧密对接、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人才与发展有效匹配,为地方经济发展赋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记者 蒲茜 通讯员 王三合

责任编辑:孙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