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黄金时机” 促“破镜重圆”

——麟游县利用冷静期开展婚姻危机干预的调查

发布于:2025-06-11 18:53   来源:调研与决策   作者:​王海刚 山高飞 霍飞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麟游县妇联主动发挥参与社会建设与民主管理作用,利用冷静期开展婚姻危机干预,帮助夫妻双方冷静思考、重建信任、增进理解,有效降低冲动离婚率,促进了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全县未发生因婚姻家庭纠纷引发的个人极端事件,实现省级平安县六连冠,被授予“平安金鼎”。2024年,全县离婚人数同比下降20.3%,调解和好数量、调和率同比分别上升8.1%、11.2%。

麟游县妇联深入乡镇开展婚姻家庭政策法规宣传

多管齐下 精准干预

(一)抢抓有利时机,在“调”字上用真功。一是注重前端调。安排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接待办理离婚登记的夫妻,从法律、伦理、家庭责任等角度耐心细致调解劝导,稳定当事人情绪,使其打消离婚念头,最大限度在前端降低离婚率。二是建好阵地调。设立婚姻家庭辅导室,为办理离婚登记的夫妻提供安静、温馨、私密的环境,使其放松心情,冷静思考,妥善审慎解决自身婚姻问题。三是主动跟进调。对于调解无果,进入冷静期的夫妻,县妇联以“娘家人”身份及时介入、无缝对接,采取与女方背对背沟通、点对点走访、心贴心交流等方式耐心倾听心声,帮助解开心结。

(二)加强信息互通,在“快”字上做文章。一是离婚信息知晓快。县妇联与民政局加强沟通,建立离婚人员信息反馈机制,婚姻登记处每月底将当月进入冷静期的夫妻信息反馈县妇联,再由其迅速传递到涉及的镇妇联,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反应快。二是包抓责任落实快。县妇联建立包抓机制,由7名常委分别包抓一个镇,第一时间将处于离婚冷静期的夫妻信息转交各妇联常委,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三是调解方案形成快。针对不同家庭的矛盾问题,深入分析研判,找出症结所在,提前研究调解方案,引导离婚夫妻对各自婚姻关系重新进行客观认识,努力做到抓早动快、精准调解。

(三)加大宣传力度,在“新”字上求实效。一是文艺演出有新意。采取编排快板、小品、情景剧和拍摄短视频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倡导婚育新风理念。编排相声《彩礼趣聊》和小品《彩礼风波》等移风易俗节目,在各镇、村(社区)巡演,使广大群众在文化熏陶中受到教育。二是以案释法出新招。以“法律七进”为载体,利用“法润麟游”微信公众号向群众宣传《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推送婚姻家庭典型案例。通过法律赶大集,印发法律口袋书,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等形式教育引导群众理性面对婚姻。三是聚焦重点用新方。团县委将城乡大龄未婚青年作为重点关注对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青年大讲堂”、青年夜校、青年联谊会,与青年“零距离”交流,及时掌握青年思想动态,积极引导年轻人带头树立正确婚恋观。

(四)广辟就业渠道,在“帮”字上出实招。一是开展技能培训。对有劳动能力的妇女进行全面摸底,建立人员台账,及时掌握就业意愿,开展“订单式”“个性化”技能培训32期,使妇女学到了新技能,增强了就业创业本领。二是开办社区工厂。全县建成6个社区工厂,吸纳207名妇女在社区工厂就近就业,实现家庭收入人均2000元以上,做到了务工增收和照顾家庭相互兼顾。三是开启政策补贴。全面落实外出务工人员交通费补贴政策,为4434人发放交通补贴191万余元,使两地分居夫妻能经常回家探亲,进一步增进夫妻感情,稳定婚姻关系。

(五)树立正确导向,在“引”字上勤探索。一是结婚宣誓显忠诚。在办理结婚登记时,增加宣誓环节,为新婚夫妻提供温馨浪漫的场地,共同见证幸福美好时刻,增进仪式感和家庭责任感,自觉维护神圣婚姻。二是培树典型做榜样。在全县广泛开展“最美家庭”“好媳妇”“好丈夫”“好婆婆”选树活动,培树“最美家庭”15户、“好媳妇”15名、“好丈夫”12名、“好婆婆”12名,教育引导广大家庭崇德向善。三是开辟专题常引导。在“麟游女性”公众号开设“秦小妹说法”专题栏目,通过推送文章和短视频讲述鲜活故事,大力倡导幸福婚姻靠“经营”的理念,教育引导夫妻双方形成正确婚姻观。

(六)发挥基层力量,在“聚”字上增合力。一是源头大排查。坚持镇村联动,实行网格化管理,定期组织开展婚恋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及时纳入视线、动态掌握情况、逐人建立台账,做到全覆盖、无死角。二是联动大化解。县委政法委联合公安、法院、检察院、妇联等部门,会同镇村等基层组织,开展矛盾纠纷大起底、大排查专项活动,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逐一研判,实行红、黄、蓝“三色”预警管理,形成高效联动机制。三是队伍大充实。建强调解队伍,将懂法律、爱公益、人正派、有威望、群众基础好的村组干部和优秀女性充实到镇、村(社区)调解员队伍。

隐忧显现 亟待破解

(一)离婚冷静期存在调解空档。提交离婚申请登记后的30日为冷静期,在此期间,任何一方若有反悔,均可撤回申请。实践中,工作人员必须先对办理离婚登记的夫妻进行调解,经调解无果后予以登记,进入冷静期后再无相关单位部门介入,形成调解空档,导致冷静期后不少夫妻直接办理离婚手续。

(二)离婚属个人隐私不便介入。现实中普遍认为婚姻问题是他人隐私,结婚自愿、离婚自由,除民政、法院等少数职能部门外,其他单位不好介入、不愿介入,导致对离婚夫妻干预调解力度不够。

(三)聚少离多使婚姻出现危机。县域内工作岗位有限,为增加家庭收入,农村青壮年群体在外打工居多,一年到头回不了几次家,每次回家也是匆匆忙忙,待不了几天又要离开。夫妻一方或双方长期外出务工,缺乏沟通和信任,感情逐渐淡化,在分担家务、教育子女、情感寄托等方面容易产生矛盾,导致婚姻关系出现破裂。

(四)传统的宣传手段形式单一。各地对婚姻家庭宣传普遍比较重视,利用“5·15”国际家庭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广泛宣传正确婚姻观、家庭观及婚俗改革等内容。但仍以传统媒体为主,局限于印发宣传资料、泛泛宣讲法律法规,在编排快板、小品、情景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上投入精力不足,利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推送短视频数量不多,导致宣传缺乏创新性,难以入脑入心。

(五)部门联动作用发挥不明显。各单位间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人为形成“信息孤岛”,导致一些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处理效率不高。县镇村资源分布不均衡,心理咨询和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县上总体较好,镇村往往缺乏专业人员,难以满足群众需求。运用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方式不到位,吸引志愿者参与婚姻家庭建设的覆盖面不广,社会力量参与度有待提高。

问题导向 对症施策

(一)弘扬文明新风,推动宣传教育常态化。县文明办、各镇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作用,积极运用新媒体手段,编排一批通俗易懂的移风易俗类节目,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持续深化“好媳妇”“好婆婆”“好丈夫”和“最美家庭”系列评选活动,举办“好家庭·好家风”故事分享会,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正确家庭观。

(二)强化技能培训,推动创业就业便利化。各镇、人社部门摸清全县未就业妇女底数,根据性别、年龄等不同特点,结合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在县域内开辟就业岗位,就近提供务工信息,实现夫妻双方“家门口”就业,更好解决因在外务工聚少离多引发的家庭矛盾纠纷。

(三)注重源头预防,推动排查化解精准化。各镇、村(社区)把排查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摸排,对辖区内不稳定因素做到心知肚明。对苗头性、倾向性的婚姻家庭矛盾,提早发现并建立台账,落实专人进行化解,最大限度防范因婚姻家庭矛盾引发个人极端案、事件。

(四)突出长效建设,推动工作开展规范化。深入总结经验做法,由县妇联牵头,会同教育、人社、团委、社工等部门联合印发加强婚姻危机干预、促进家庭和谐稳定的《通知》,进一步健全信息互通、分片包抓、协同配合的有效机制,推动工作提质增效,努力以家庭和睦促进社会和谐。

(五)坚持多方联动,推动参与力量多元化。充分发挥12338妇女维权热线、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中心作用,耐心细致处理来电、来访,精心开展婚姻家庭指导。加强妇联与民政、教育、人社、社工、团委等部门的联合,组建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精准提供心理咨询和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共同推进婚姻家庭建设。

经验启示 以资借鉴

(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妇联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做好新时代妇联工作,必须加强党对妇联工作的领导。麟游县委对做好婚姻危机干预工作高度重视,县委书记亲自点题,先后4次作出批示,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将此做法写进县委全会报告,为开展婚姻危机干预工作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二)必须发挥妇联作用。家庭建设是妇联工作的重要内容,弘扬文明新风、维护家庭和谐稳定是各级妇联的职责所在。妇女婚姻家庭出现危机,作为“娘家人”的妇联迅速反应、主动介入有利于妇女从内心接受,也更能了解到真实情况,从而帮助其分析利害关系,提出指导性意见,促进双方理性思考、慎重决策,最大限度维护婚姻家庭和谐稳定。

(三)必须注重方式方法。离婚属于当事人隐私,开展婚姻危机干预工作必须注意方式方法。县妇联确定专人,每月点对点接收民政局提供的处于离婚冷静期的夫妻信息,以密件形式反馈给相关镇妇联。加强对参与调解人员的保密教育,对调解中获得的有关秘密和个人隐私严格控制知悉范围,充分尊重他人隐私,从而赢得离婚夫妻的信任。

(四)必须因人因事制宜。在坚持“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劝和不劝离”的大原则下对婚姻家庭矛盾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实事求是,分类施策,坚决不搞“一刀切”。对夫妻矛盾尖锐,双方情绪激烈,婚姻关系确已破裂、无挽回可能的,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做好思想开导和情绪疏导工作,严防发生个人极端事件。

(五)必须凝聚各方合力。婚姻家庭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不是一个部门的力量就能解决的,需要各级各部门共同发力、综合施策。只有各镇、各相关部门紧密结合自身职责,将弘扬文明新风、家庭教育、稳岗就业等工作统筹抓好,才能从根本上稳固家庭婚姻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稳定。

(作者分别系麟游县委书记、副书记,县妇联主席)


责任编辑:窦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