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 靶向施策 激发生态经济强县消费新活力
发布于:2025-06-11 18:55   来源:调研与决策   作者:李富荣

黄龙县围绕生态经济强县战略布局,立足资源禀赋优势,以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为发力点,靶向实施创新举措,实现消费规模稳步扩张、业态场景多元融合,推动消费品质跃上新台阶,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抢抓政策新机遇

构建消费增长“动力源”

政策引导强基促发展。围绕购物、餐饮、住宿、文旅等领域,聚焦黄龙优势产业、民生行业、重点企业,统筹财政、金融和各类服务平台资源,整合叠加各项促消费政策,谋划“乙巳双节”消费周、冰雪文化旅游节、优质农产品优选进社区等20余场次促消费活动。

提振消费扩容增内需。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制定《2025年黄龙县“生态黄龙·宜居宜游”电子消费券发放实施方案》,计划全年发放400万元消费券。通过政企联动、财政补贴、云闪付线上平台等形式,大力开展促消费和以旧换新活动,涉及辖区重点家电、住宿餐饮、商超、文旅等类型企业门店21家,拉动消费总额36万元,以旧换新完成交易额65.09万元,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70万元。

“两新”政策落实蓄动能。紧盯“两重”“两新”等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围绕市委“7+25”产业链群,认真研究争取预算内投资及金融领域支持,综合考虑中长期规划交替衔接,精准谋划生态产业、未来产业等项目。目前,谋划市级重点项目47个,总投资553亿元,储备市级项目26个,总投资55.59亿元,全年预计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各类资金8亿元。

拓展消费新场景

释放市场需求“新潜能”

精准拓客引流。对外提高吸引力,通过丝博会等重大展会宣传推介,与韩城等地签订沿黄公路旅游联盟线路,推动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对内增强氛围感,出台《旅游产业发展奖补办法》等优惠政策,打造精品研学旅游线路,有效推动县域景区互联互通。线上扩大影响力,加大与携程、美团等主流平台推广营销,定期在抖音等社交媒体发布图文视频,全面拓宽信息传播渠道。线下提升满意度,加强影视和文学作品植入,丰富农事体验、丛林穿越等沉浸式体验游,建立旅游服务质量评价制度,通过良好口碑吸引更多游客。

营造多元场景。依托山体资源禀赋,发展农特产品、绿色能源和山居康养等依山经济。依托河流水系资源,发展水产养殖、冰雪运动和文娱休闲等沿河经济。依托人文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民宿、特色工坊和农事研学等庭院经济,通过资源整合、业态嫁接,推动庭院经济链式发展。

深化内涵发展。推出猎鼓面具、黄龙剪纸等兼具本土文化意蕴的文创产品,不断增强游客体验感。充分挖掘本土小品文化资源优势,常态化开展“印象黄龙·鼓韵篝火”等情景演艺,以新业态、新玩法激发文旅市场活力。发挥餐饮业主体促消费的积极作用,打造集商贸美食、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美食商业集聚区,持续优化新茶饮、连锁餐饮、休闲娱乐等业态布局,满足游客多元需求。

培育消费新业态

点燃经济增长“新引擎”

创新赛事经济激发消费活力。坚持“旅游+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多点发力推动赛事经济,建成全民健身运动中心、垂钓小镇等“休闲体育”项目18个。深度挖掘本土冰雪资源,建成黄龙山冰雪运动基地,冰雪赛事“IP”品牌化运营能力稳步提升。探索发展现代渔业产业,不断完善钓、养、赏、品产业链条,形成了“一竿钓活一潭水,千人垂钓万人游”的良好态势。

拓展研学经济释放产业动能。依托县域历史文化、自然生态、文化产业“三大优势资源”,将红色基因、非遗猎鼓等特色文化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开发“农耕研学、田园康养”旅游板块,建立印象圪崂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暖山河畔露营基地等研学旅行基地16个,与西北大学艺术学院等高校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森林读书分享、农耕体验、非遗文化展演备受游客青睐。

发展银发经济深挖市场潜力。围绕“绿色康养健康医养”主题,全面实施康体保健、森林康养、旅居养老康养服务,建成蔡家川森林康养基地和龙府酒店养生馆,依托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建立绿色康养综合体,实施中医护理、中医按摩等医养服务项目,实现医养服务与旅居保健相结合,切实提升健康消费水平。

营造消费新环境

筑牢放心消费“硬支撑”

强化环境监管。开展信用承诺实践活动,简化企业促销活动审批流程,放宽消费场景外摆经营范围,城区停车位免费开放,培育放心消费示范单位256家,投诉、举报、咨询、建议办结率100%。

完善服务基础。不断完善A级景区配套服务,新建改造停车场10处,增设停车位709个,“稻鱼公社”、神玉乡村民宿等特色民宿集群建成运营。开展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发展中医康养、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旅游立体化体验感显著提升。

构筑支撑体系。深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行动,开展“就业援助月”等就业服务活动,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加快推进大学生创业街区建设。落实各项岗位制度、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稳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增强群众消费意愿和未来预期。

(作者系黄龙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窦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