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您这次割了1.2公斤漆,手工费是384元。”6月26日中午,在位于平利县城关镇的龙头国漆文化产业园,负责人袁端姣在收购漆农陈文勤采割的生漆后,又忙着对山西客商定制的一对大漆花瓶进行推光处理。
1988年出生的袁端姣研究生毕业后选择返乡从事生漆产业。
她积极向专家学者和当地经验丰富的漆农请教技术问题,着力培育优质漆树品种,以提升产量与品质。在技术创新之外,袁端姣还致力于漆艺的传承与发展,潜心钻研漆器工艺特点,熟练掌握变涂、描金、起纹、堆漆、螺钿等多种髹漆技法,并创办传承人实训基地和非遗工坊,弘扬漆文化,培养传承人和爱好者。从业以来,她先后获得“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陕西省乡村工匠名师”等荣誉称号。
在“百鹤杯”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中,由袁端姣主创的漆器作品《云起见龙骧》获“百鹤新锐奖”。《云起见龙骧》融合了陕南山水的灵秀与秦巴地区的深厚文脉,在色彩与装饰方面,以黑漆为底、戗刻描金,经72道工序,运用“金戗分层法”,层次更加丰富、立体感更强。
平利县地处大巴山北麓,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适合漆树生长。2004年,平利县被命名为“中国漆树之乡”。
近年来,该县把生漆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全县漆园面积达28万亩,选育“大红袍”“高八尺”“金州红”等优良品种,推动漆树单株产漆量和整体漆质大幅提升,年产优质原漆200余吨,初步形成了从种植到加工的生漆产业链。
该县深挖生漆产品价值,支持企业参加漆艺展览、产品推介、电商营销,打造特色生漆省级非遗传承基地1处、非遗工坊1个,成立“漆农学校”培训本土技术人才300余人,让生漆传统技艺在守正创新中焕发新活力。(通讯员 陈力 柏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