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残疾儿童、康复需求大

       根据2006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陕西省0-6岁残疾儿童大约有3.45万人,其中每年还要新增5000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和孤独症6大残疾类别。

5年陕西累计康复救助残疾儿童4.26万人次

       陕西省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5年来,累计康复救助残疾儿童4.26万人次,且救助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得到全面建立实施,全省12个地市、115个县区全部出台本地实施办法。其中,西安将救助年龄扩展至16周岁,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8万元;铜川、安康、咸阳扩至14周岁;榆林扩至17周岁;宝鸡扩至10周岁;延安扩至12周岁;35个县区根据财力状况在市级救助标准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提标扩面。

       据统计,中、省财政累计投入3.73亿元,专项用于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各市也投入了一定的配套资金,保障了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都能享受到救助服务。

       截至目前,全省各级残联共确定了170家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 63家残疾儿童康复培育机构和30家上门服务机构。全省所有县区都能在3-7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96个县区实现了疑似残疾儿童信息共享;115个县区全部支持持居
住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11个地市支持异地康复政策。

陕西省《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康复救助标准

       陕西省从2004年开始启动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为脑瘫、孤独症、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肢体矫治、人工电子耳蜗植入、助听器验配、辅具适配等服务。

       2018年9月30日陕西省印发《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

       一是细化了工作流程。从申请到审核到训练到结算等各个环节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同时要求各个县级残联要确定专人来负责经办残疾儿童康复工作。

       二是明确了残联、卫健、民政、教育以及人社等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

       三是强调了机构建设,明确要求人口在15万以上的县市区都要至少确定一所公益性的儿童康复机构,同时要求大力鼓励社会机构兴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

       四是规定对城乡低保家庭,每人每月除了正常的训练费补贴外,还发放500元送训费。

       五是明确了我省的康复救助标准。对肢体、孤独症、智力、听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每人每月补贴2000元,每年的训练周期为10个月;对于需要植入人工耳蜗的听障儿童,补贴手术费15000元,同时免费提供一台人工电子耳蜗;对于需要进行手术矫治的残疾儿童手术补贴1万元,同时需要佩矫形器的再每人补贴1200元;对于需要佩戴助听器的,给予免费佩戴及佩戴后康复训练服务。

三级预防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

       出生缺陷引起的致残,如无脑儿、脑膨出、脊柱裂、先天性耳聋、13三体、18三体、21三体综合征。发育障碍致残,如孤独症谱系障碍、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等。

       一级预防主要是病因的预防,做好孕前检查、遗传咨询、孕期保健、避免接触有毒、有害及放射物质、禁烟禁酒、多运动等。

       二级预防主要是在孕期早发现、早诊断、早采取措施,减少严重出生缺陷儿的出生,采用的医学技术包括超声、无创DNA检查,羊水穿刺全基因组测序等。

       三级预防主要是对出生后的新生儿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早期发现出生缺陷,及时治疗和康复。

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疾病可防可治

       新生儿疾病筛查主要包括: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耳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有机酸代谢异常的筛查等。

       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疾病都是可以预防或者治疗的,比如通过低苯丙氨酸饮食、口服甲状腺素片,治疗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减少智力残疾的发生;佩戴助听器、人工电子耳蜗,减少语言发育障碍的发生。

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疾病致残

       引起致残的疾病,如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脑损伤、核黄疸,脑炎、脑膜炎等。

       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疾病致残,如脊灰疫苗的接种,使全球即将消除脊灰病毒,减少了肢体残疾的发生;流脑、乙脑、手足口疫苗和卡介苗的接种,减少了脑炎、脑膜炎引起的致残。此外,应积极治疗、及早康复干预。

减少儿童意外伤害避免伤害致残家庭护理这些事项应注意

       减少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首先,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家长、老师、儿童防范意外伤害意识,避免儿童误食、误吸,跌落,溺水、烧伤、暴力等伤害。

       其次,呼吁全民遵守交规,减少道路交通伤害,推广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最后,落实相关的法规,对游乐场、游泳场馆、学校、幼儿园等进行安全监管。

康复期应遵循科学的理念、方法

       0-3岁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期,此时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并且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强,所以最佳康复期是在能耐受的情况下越早越好。

       康复期应该遵循的科学理念和方法包括:

       1. 早期干预理念;

       2. 强调主动运动,康复师诱导患儿主动参与运动训练;

       3. 强调对运动障碍进行分析;

       4. 强调多学科合作理念;

       5. 家庭与机构相结合的理念。

       医生诊断明确后应及时在正规医院或康复机构进行康复治疗,千万不要被不良广告误导,相信神药、灵药,没有到正规的医院或者康复机构,上当受骗且延误治疗。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流程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流程包括申请、审核、救助、结算四个步骤。

       申请方面,残疾儿童监护人根据意愿可向残疾儿童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发放地县级残联组织提出申请。监护人也可委托他人、医疗机构、康复机构、社会组织、社会救助经办机构等代为申请。

       提出申请后,由相应的县级残联组织进行审核。经审核符合条件的,持残联组织发放的《陕西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手册》和《陕西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卡》办理康复训练注册登记,建立康复档案,在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服务。

       救助资金由“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卡”发放地负责结算。在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服务发生的费用,经县级残联组织审核后,合规康复服务费用的个人自付部分在项目救助标准内给予救助,定期由县级财政部门与定点康复机构直接结算。

持续优化康复救助经办服务实现“最多跑一次”

       确定专人负责。每个县(区)残联确定了一名康复救助经办人员,专门负责救助咨询、申请受理、审核等工作,并将全省各县(区)残联经办人员及联系方式信息对外公布在残联网站上,方便残疾儿童家庭联系咨询。

       研发系统。省残联自主研发了“陕西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系统”,家长可通过系统自主进行网上申请,或者由机构代为申请。

       提高经办效率。举办康复救助经办人员培训班2期,对全省所有市、区、县康复救助经办人员和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工作人员等170余人进行了业务和系统培训,要求所有经办人员熟练掌握业务,在残疾儿童救助申请材料齐备的情况下,必须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救助申请审批和告知,让家长“最多跑一次”。

       强化督导。省残联每周一对各地康复救助进展情况进行通报,督促过期未审核、未服务的县区和机构抓紧审核和服务,并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系统中录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公示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联系电话:029-89321983 新闻热线:029-88815120 邮箱:news@ishaanxi.com

陕西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3 陕ICP备05003022号-2 版权所有:Copyright © ishaan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2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