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年来,中欧班列(西安)与陕西本地产业结合越来越密切,对当地开放型经济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随着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的推进,中欧班列(西安)服务全国向西开放的“集结”效应不断显现,一个更高能级的开放平台在丝绸之路起点加快形成。
Close
当前,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支持西部地区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陕西以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关中能源接续区和陕南绿色能源区为依托,坚持绿色、环保、低碳发展方向,稳步提高一次能源产品产量,重点发展煤电化一体化、油炼化一体化和能源装备一体化,着力推动化工产业高端化、电源建设大型化和载能工业特色化,同时有序发展以水电、风电和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积极实施“气化陕西”等能源民生工程,注重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能源强省目标,为建设西部强省作出更大的贡献。
Close
浩吉铁路全长1813.5公里,北起内蒙古浩勒报吉,途经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终至江西吉安,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并开通运营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也是国家“北煤南运”战略大通道。
Close
以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召开为契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重点打造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航线网络,全力推动中亚航线网络建设。航班不断恢复加密的同时,西安口岸至中亚地区航线持续火热。2024年,陕西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累计查验往返中亚地区出入境人员12.9万余人次,同比增长94%,数量位居全国第四。2024年,陕西出入境人员突破140万人次,出入境外国人超30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27%、145%。
Close
2023年,陕西加快推动天然气长输管道“三环四纵五横”骨干网络建设,天然气长输管道总里程达7656公里,居全国前列,管道天然气覆盖全省91个县(区),城镇气化率达93%,有力助推陕西省能源结构加速调整、大气污染防治。
Close
2024年5月28日,比亚迪汽车在西安发布其第五代DM(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
Close
近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探索形成全国首家保理公司美元融资业务试点、全国首个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全国首个加工贸易云报核辅助系统等20余项首创性改革成果;打造了国际航材供应链服务平台、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通丝路”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等10余个功能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Close
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由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和哈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借助该码头,让哈铁快运对中欧班列(西安)给予更多资源、政策倾斜,进一步压缩了通关查验、口岸换装、审批等环节的时间。如今,西安至巴库的全程运输时间可压缩至11天,跨里海班列实现“天天班”。
Close
2024年3月,陕电入皖工程顺利开工,标志着陕西推进电力外送战略取得重大进展。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十四五”跨省输电重点工程,预计2025年建成,年送电量360亿千瓦时,其中一半以上是新能源电能。工程投运后,不仅将增强陕西对华北、华东、华中、西南电网的电力支撑,而且也将大幅增强陕西能源保供能力、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Close
陕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连接陕鄂两省的“电力高速路”,2022年投运。投运以来,“陕武直流”向湖北的年送电量逐年增多,已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陕武直流”向湖北送电超300亿千瓦时,预计可达到湖北全年用电量的约10%。
Close
镇安抽水蓄能电站是我国西北地区首个开工建设的“超级充电宝”,也是服务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重大工程。电站设计年发电量23.4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31.21亿千瓦时,承担电力系统调峰、调频、调相、储能、事故备用和黑启动等任务,成为西北地区“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支点。
Close
截至2024年底,陕西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5507万千瓦,占全省电力装机总规模的47%左右。其中,风电、光伏、水电、生物质装机分别达1494万千瓦、3433万千瓦、507万千瓦、73万千瓦,新能源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
Close
2023年11月,在曹家滩煤矿,世界首创10米超大采高智能综采工作面及配套设备重载试运转成功,并采出第一刀煤,我国煤炭一次采全高跨入10米大关。有了这台采煤利器,曹家滩煤矿单个工作面煤炭年产量能从现在的1300万吨提高到2000万吨以上,产能提升50%以上,煤炭资源回收率提高10%以上。
Close
可可盖煤矿建成国内首个“5G+智能化建井”系统,将井筒建设周期由采用传统方法的54个月缩减至17个月,节约投资20亿元以上,彻底改变了煤矿工人入地打井的传统工艺,实现“打井不下井”。
Close
2022年8月1日,世界首个实用化和规模化零碳智慧能源中心——榆林科创新城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示范项目建成投用。该项目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含氢能的零碳多能源供需系统的实用化和规模化示范应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Close
2022年8月1日,世界首个实用化和规模化零碳智慧能源中心——榆林科创新城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示范项目建成投用。该项目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含氢能的零碳多能源供需系统的实用化和规模化示范应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