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 蓄好“源头活水” 激活发展“一池春水”
发布于:2023-05-11 09:42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刘曌琼 刘淇

“村里有今天的变化,离不开党支部的带领。”5月3日,榆林市佳县刘国具镇赵大林村村民赵仁英说。

这两年,在村党支部书记赵飞和村“两委”干部带领下,赵大林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牛羊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村民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主要看“头羊”。不只是赵大林村,近年来,佳县大力实施村级后备力量源头培养工程,坚持强基固本、“赋能”培养、“硬核”激励三向发力,科学选人育人用人,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打造一支讲政治、敢担当、能吃苦、有本领的村(社区)干部队伍,蓄好“源头活水”,激活发展“一池春水”。

强基固本 厚培基层生力军

“多亏你们的技术指导,现在果树整体情况不错。”

“最近天气变化快,在管护上咱们要多注意。”

刘国具村现种植山地苹果600余亩,全村590人参与种植,今年是果树第一年挂果。4月25日一早,刘国具村后备干部闫高荣便来到果园与村民一起观察苹果生长情况。

“刚学的种植技术这些天正好用上了。”闫高荣说。去年,经佳县县委组织部推荐,闫高荣参加了榆林市组织的村级后备力量“学历提升”行动,目前正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为期3年的职业培训。

如今,村民们在果园管理、种植等方面有问题都会找闫高荣。“有他在,我们对丰收充满信心。”村民郑拓说。

近年来,佳县坚持以强基固本为主,结合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实际,统筹“蓄选育管用”,建强乡村振兴“后备军”。该县出台《源头培养村干部后备力量的实施方案》,紧盯村党支部书记梯队人才、党员实用技术人才和优秀年轻党员培养储备这3种类型,定量定期逐年培养后备力量。

同时,佳县坚持“六选七不选”选人导向和“三荐一评一审”选拔程序,通过“档案管理、实绩考评、动态调整”对后备力量实行全链条管理,持续开展村级后备力量“学历提升”行动,鼓励支持后备力量参与学历提升计划,并给予相关补助。

“到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强素质’‘长本领’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提升机会,让我提升了理论水平和实干履职能力,坚定了投身乡村振兴的信心。”闫高荣说。

目前,佳县324个行政村共计储备村级后备力量648名,平均年龄31岁。依托“学历提升”行动,佳县力争到2024年底,基本实现每村都有一名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后备力量。

“赋能”培养 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在佳州街道大会坪村,说起钞海军,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

“海军是致富能人,不光带我们致富,每天还为村里的大小事忙活,大家都很信任他。”村民钞埃利说。

钞海军多年来一直在当地经营红枣加工厂,自己致富后,就想为乡亲们做点实事。他为村里公益事业出资出力、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收购村民的红枣,用实际行动热心参与村里事务,积极参与村里建设。

“村里多数都是留守老人,村‘两委’干部年龄也偏大,我们就考虑把海军这样的‘热心人’‘带头人’吸纳进来,好好培养。去年12月,钞海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现在,他是我们村的一名后备干部,还是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大会坪村党支部书记钞小卫说。

“县上和街道经常组织各类培训,村‘两委’干部‘传帮带’,给我们提供锻炼的机会,让我们能尽快成长,更好地服务群众。”钞海军说。

“赋能”培养,筑牢基层战斗堡垒。近年来,佳县制定了《佳县村级后备力量“雏雁计划”培养专题培训方案》,把后备力量培养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实行分层分级的培训制度,采取集中轮训、现场观摩、远程教育等形式,保证村级后备力量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7天或56学时的培训学习。

同时,佳县坚持教育培养与实践锻炼并重,建立“定人帮带、定岗锻炼”制度,明确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后备力量人数,确定“帮带导师”;推行“定岗锻炼”,因人设岗,鼓励后备力量在村级群团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等组织挂职,在基础条件较好、发展较优的村进行“跟班学习”,全面提高村级后备力量落实政策、助力发展、服务群众、依法办事能力。

“硬核”激励 点燃干事创业热情

“去年,村里拿了‘五面红旗’,对我们的激励很大。现在,大家的干劲更足了。”4月26日,赵飞说。

赵飞是一位“90后”,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工作,2017年返乡创业,在村里成立了养牛合作社。2019年,赵飞被吸纳为村级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并在村“两委”换届中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赵飞告诉记者,今年,他与村“两委”干部一起,立足村子发展优势,全力以赴推进乡村振兴,把“硬核”激励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点燃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2019年以来,佳县持续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以基层党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产业发展、美丽乡村、社会治理为主的“五面红旗”创建评选,通过将创建成果与村干部、村级后备力量补贴绩效待遇直接挂钩的方式,不断吸引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四类人员”返乡回村。

近年来,佳县回引1438位“四类人员”返乡任职。届中调整时,17名村级后备力量进入村“两委”班子,3人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在“五面红旗”创建评选方面,近3年,佳县共计发放红旗77面,涉及49个村(社区)。这一“硬核”激励举措,成功吸引了各类群体持续回流,充盈了村“两委”干部后备库,培育了一批热爱农村、担当作为、积极进取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高质量发展赋能续航。

责任编辑:袁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