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实施“三北”工程是国家重大战略,要把“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这件事抓好。这是我们党首次把一个大型生态建设工程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充分表明“三北”工程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战略价值更加凸...

责编:高晴来源:光明日报发布于:2023-12-01 11:03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融通中国梦和世界梦的重大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创造性地传承弘扬古丝绸之路这一人类历史文明发展成果,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践平台,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拓展了新实践,为变乱交...

责编:高晴来源:光明日报发布于:2023-12-01 11:02

在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上下功夫

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中心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多次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责编:高晴来源:中国军网发布于:2023-12-01 10:59

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为进一步强化绿色科技创新、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面对信息化浪潮,要加强数字技术研发和应用,为推进人与自...

责编:高晴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发布于:2023-12-01 10:58

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人民观察)

样认识数字化、智能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路径?怎样加强科技攻关,拓展数字应用,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本期观察版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责编:高晴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发布于:2023-12-01 10:58

【光明论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明建设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空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忽视的思想阵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进一步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建设向上向善的网络道德,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对...

责编:崔慧琳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发布于:2023-11-24 21:3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

起源于西方的现代社会学受近代以来实证自然科学的影响,在追求一般性、普遍性理论时忽略历史特性,是自社会学开山人物孔德以来的一个主流倾向,抽象化、数理化、模型化等取向在当代美国社会学中表现尤其突出。

责编:崔慧琳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发布于:2023-11-24 21:28

坚持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

坚持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又是百年大党永葆生机的重要密码,更是共产党人常抓不懈的终身课题。

责编:崔慧琳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发布于:2023-11-24 21:27

【理响中国丨金牌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遵循的“历史法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这为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

责编:孙雪晴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发布于:2023-11-14 20:27

更好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就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系列重大部署,明确了新时代党领导和发展国有企业的大政方针、根本原则和重大举措。

责编:高晴来源:光明日报发布于:2023-11-14 09:24
共235页 上一页 1 2 3 4 ... 234 235 下一页
到第 跳转